www.xiangtan.com.cn 湘潭政协网欢迎您!

关于整合大农业资源,发展生态循环种养业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4-05-29浏览次数: 来源:湘潭市政协作者:熊炼秋 张大力 农业界全体委员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效,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力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经济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则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物的排放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
   近年来,我市农业循环经济有一定发展,为两型农业发展积累了一定经验,以湘潭县为例,湘潭县是全国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全国生猪生产和调出第一县,全县肉类总产量进入全国百强县前列(第五位),年出栏生猪280万头左右,外出生猪200万头,年出栏300头以上规模户600多户,全县生猪产值近50亿元,占农业产值的60%以上,按照“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畜禽生产呈现出由分散养殖向规模养殖、标准化养殖、生态养殖三个方面转变;如何解决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问题,已成为目前农业、农村环保研究的热点,不少企业和规模养殖场也纷纷开始了探索,如一级原种猪扩繁场—湖南科星原种猪扩繁场,占地280亩,其中花卉苗木基地120余亩,总建筑面积12000平米,主要繁育瘦肉型种猪和商品猪,通过采用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新建大型沼气池、化粪池,配套“一池三改”等技术措施,按照雨污分流、干湿分离、达标排放的要求,开展粪污还田利用;积极推广“猪—沼—树(果、蔬、稻、鱼)”加干粪饲养蚯蚓及种养结合模式,公司致力于推进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强化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开展发酵有机肥加工等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用技术推广,有效解决了污染问题,实现畜牧业生产的节能减排,促进种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
   总体来说,我市畜牧业经济在政府引导、政策支持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发展生态种养殖的比例还不高,总量不大,质量不高,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进展还不平衡,资源浪费大,存在较大的污染风险;筹资困难投入不足;缺乏组织引导,部门、企业间的配合不够紧密,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合力;缺乏熟练的产业工人,缺少配套的服务等等。
   发展生态种养殖业,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经济方式,也是实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托科技创新、制度保障,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来推动实现。为此建议:
   1、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多方协作。
生态种养业涉及 发改、畜牧、农业、林业、能源、土地、经管、科技、环保、财政等诸多部门,要尽快扭转目前各部门、各业主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局面,整合各方面资源,成立生态种养殖业发展领导小组,进行统筹协调,逐步建立起促进生态种养殖业循环发展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发展循环农业的效率。
   2、科学规划布局,调整养殖结构。
尽管我市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养殖大市,形成了大的产业,但目前仍处于一种分散的养殖状态,这已经不适应“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必须通过结构性调整来全面提升生态养殖的水平和效益。而结构性调整首先面临的就是规划布局,全市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两型”社会建设要求,重新调整布局、制订规划,设置禁养区、限养区、适度发展区,要建立退出机制,在划定的禁养区内,已有的养殖场要马上退出来,选择在比较偏僻、植被较好的地方进行重新布局和调整。对于现在已经形成了规模养殖的大户,也要引导其进一步加大技改投入,优化生产流程,实现无害化处理、零污染排放,实现生产与生态相互和谐的发展目标。
   3、整合资源资金,出台扶持政策。
一是在资金整合方面,要在当前财政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首要的问题就是资源和资金的整合,我市养猪业已经形成了较好的规模,更应该通过资金扶持,甚至是引入工业发展的理念和模式,使优势更优、强势更强,这也是壮大县域经济的一个重大举措。对已经形成养殖规模、作出重大贡献的龙头企业,要出台有关的优惠政策,扶持做大做强,对规模养殖户要采取不同的扶持方式。
二是在政策扶持方面,制定实施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细则,以指导如何进行资源减量化、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再生利用;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努力提高农业投入的利用效率。  
   4、注重项目推动,加强引导示范。
   目前我市共计有以湖南科星原种猪扩繁场为代表的年出栏生猪万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小区)28个,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0%以上。为更进一步检验生态养殖发展的社会效应,建议选取其中的一至两个养殖场,打造为生态种养殖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