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xiangtan.com.cn 湘潭政协网欢迎您!

风雅千古数风流——湘潭历代诗人词家概述

发布时间:2014-11-12浏览次数: 来源:作者:

 

  

 

引言

 

古代的湖南有三湘四水之称,上湘湘乡、中湘湘潭、下湘湘阴合称三湘。本文的湘潭是指1949年以前湘潭和湘乡两县的概念。说到湘潭的诗词,人们熟知的大概只有曾国藩、王闿运、齐白石、毛泽东数人,事实上湘潭历史上曾涌现了众多杰出的诗人词家,本文试从唐代至中华民国三十八年(1949)近1100多年的历史中(注:仅限1949年卒世的作者),撷取在湘潭诗坛具有代表性的诗人进行鸟瞰式的回顾。

对湘潭诗词的早期形成影响较大的,可溯源至三位流寓诗人:屈原、贾谊和杜甫。春秋战国时的楚国,尚属边远蛮荒之地,巫风昌炽。神话与巫风的结合,产生了屈原浪漫的《楚辞》,其与以《诗经》为代表的中原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有着明显的区别。《离骚》则娴熟地运用赋、比、兴的创作方法,将抽象的品德、意识与现实中的生动形象巧妙地融为一体。之后,北方文学与楚文化逐渐融合。有汉一代的赋作家无不受“楚辞”影响。渐次新兴的五、七言诗都和楚骚有关。第二位流寓诗人西汉的贾谊,因其曾任长沙王太傅而世称贾太傅,代表作《吊屈原赋》和《鵩鸟赋》。其诗作继承发扬了屈原的楚辞精神,写出了中国文人士子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普遍选择,忠君爱国、九死不悔的高尚情怀;同时推动了楚辞向汉赋过渡的文学进程。唐代“诗圣”杜甫则在大历乱世来到湖南,恰逢长沙的臧玠之乱,最终命陨湖南,留下了99首诗作。其中《发潭州》:“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贾傅才何有,褚公书绝伦”;《宿花石戍》:“谁能叩君门,下令减征赋”;《楼上》:“乱离难自救,终是老湘潭”等作于湘潭境内的诗句,成为其后湘潭诗人诗作中永恒的经典。

 

唐、宋、元时期

 

潘纬、何涓为湘潭有史料记载的最早的两位诗人,均为湘南县(治所在今湘潭县石潭镇古城村)人,唐咸通间(860~874)进士。后人联之曰:“潘纬十年吟古镜,何涓一夜赋潇湘。”

北宋的路振出生于湘潭的书香门第,以一篇《祭战马文》的骈文名世,其“文词温丽,为名辈所称。尤长诗咏,多警句”。《伐棘篇》为七言古诗,表达了他抵抗外族入侵的坚定立场,有杜甫遗风。作为南宋豪放派的重要词人,湘潭人王以宁一生颇负英雄传奇色彩,而其经历行藏又折射到其创作中,使词风狂放豪宕,一如其人。《四库未刊书目提要》谓“以凝词句法精壮”,“绝无南宋浮艳虚薄之习”。 湘乡贺德英七岁通《毛诗》、《春秋》,南宋淳祐十年(1250)庚戌神童科廷试进士,被誉“京阙人家惊地动,湖南童子破天荒”。惜年十四早夭。

元代湘乡人冯子振,极富才华,善诗文书法,尤精散曲。一次冯赴赵孟頫家宴,饮酒时见主人壁上画有梅花,顿时灵感迸发,“一夕得梅花百篇”,遂在中国文坛传为佳话。其《居庸赋》、《十八公赋》和散曲《农夫渴雨》、《赤壁怀古》等均为杰作。明初文宗宋濂曰:“海粟冯公,以博学英词名于时。当其酒酣气豪,横厉奋发,一挥万余言,少亦不下数千,真一世之雄哉!” 

 

明及清初、中期

 

明末清初的湘潭诗人中有三位重要作者:即黄周星、郭金台和王岱。黄周星,又名周九烟,有异禀,性狷介,诗文奇特,慷慨激昂,略似其人。九烟诗才横逸,歌行尤独开生面。如《楚州酒人歌》纵横跌宕,一往奔放,风驰雨骤,不可端倪。《明诗纪事》亦谓:“九烟长歌,真气喷薄而出,微嫌拉杂。近体傲兀,自见风节。”郭金台为湘潭名士,不慕仕途,曾参与两修《湘潭县志》。明亡入清后,自题其阡曰“遗民郭金台之墓”。邓显鹤谓其“诸诗体擅《骚》、《雅》,义兼正变,无摹拟之迹,多沉郁之思。盖先生遭遇壈坎,家国之际,有难以显言者,奇情伟抱,一于诗泄之”。王岱,字山长,是清初湖南有影响的文人。其诗多自成机杼,不假绳削,嬉怒歌哭,风致天然。王岱曾担任湘潭历史上最早成立的诗社——岸花诗社的社长。

清代前期的湖南,影响较大的诗文作家中,成就突出的当推陈鹏年。陈鹏年的志节、文章、功业都很显著,又深受康熙帝的信任,因而在当时影响很大。邓显鹤称他是湖南明代李东阳之后“一人而已”。陈秉性刚直,敢于任事,不畏权贵。他五岁始学唐诗,九岁作《蜻蜓赋》。其诗得力于杜甫为多。清人李馥《沧州近诗序》谓:“先生居心仁恕,故其文和平大雅。即应酬、游兴,善为往复,不以奇峭为工,而自合古法。” 

当清王朝进入乾隆鼎盛时期,湘潭人张九钺成为这一时期最负盛名的文人之一。张九钺自幼聪颖,才思敏捷。7岁能诗,9岁通十三经,12岁补博士弟子员。13岁作《登采石谪仙楼放歌》,即显非凡才华,人称“太白再世”。张九钺亦是乾嘉时期湖南作词较多的一人。光绪《湘潭县志》谓:“至九钺独以诗名天下,推为湖外一人,四方向慕,争求其《陶园集》,乾嘉之际,莫有其比。”湘潭张氏一门,九钧、九键、九镒、九镡、世法等皆有文名,而张九钺当为其中的佼佼者。

嘉庆年间,诗僧涤尘、石舟、漱石曾在湘潭诗坛崭露头角,尤以神童涤尘名动潭城,年十四,诗作已千篇,年十六卒。惜三僧均不永年,师傅张礼乃含泪裒辑《三僧遗稿》刻行。

 

晚清和民国时期

 

湘潭诗词在湖南近代文学中成就最为卓著。在诗歌流派上,有曾国藩大力提倡的宋诗派,以王闿运为代表的汉魏六朝诗派,在全国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曾国藩的诗歌创作成就不及其古文,但他在清诗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陈衍在《石遗室诗话》中论及“诗教”时曾云:“有清二百余载,以高位主持诗教者,在康熙曰王文简,在乾隆曰沈文悫,在道光、咸丰则祁文端、曾文正也。”又云:“湘乡出,而诗学皆宗涪翁。”曾氏本人亦在诗中提及过此事:“自仆宗涪公,时流颇忻向。”可见曾国藩在清代诗坛曾居领袖地位。其诗用词凝炼,以学问为诗。至晚年,则喜恬淡闲适之意境。曾广钧,曾国藩第三子曾纪鸿长子,曾国藩长孙。幼即能诗,王湘绮誉为圣童。以擅长“玉溪体”驰名,成为清末“西昆派”的代表诗人。

湘潭和湘乡乃湘军发源地,湘军领袖罗泽南、曾国藩,将士杨昌濬、刘蓉、罗萱、黄润昌、谭溥等均留下大量诗作,其中部分作品真实记录了当时的战役和作者的心绪,是研究湘军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闿运,号湘绮。是一位著名的拟古大家,“诗坛老宿”,其“刻意之作,辞采巨丽,用意精严,真足上掩鲍、谢,下揖阴、何,宜其独步一时,尚友千古矣。”(汪辟疆《近代诗人述评》)以他为代表的汉魏六朝诗派,诗文摹拟汉、魏、六朝,为当时拟古派所重。王氏对其诗最为自负,《湘绮楼诗文集》录诗1600余首。多古体、五律,而七言律绝甚少。从太平军起义到辛亥革命,他一生所历重大事件均在诗作中有所反映,足备史阙。其《圆明园词》写得酣畅淋漓,忧愤沉痛,文采斐然。此诗一出,都城人士,争相传写,一时有洛阳纸贵之誉。王闿运中年后始填词,在数量与质量上均无法与诗比肩,其风采气韵但可一观。《续修四库全书提要》认为:“闿运才气纵横,不可羁束,然其所为词,不逞才性,而能敛以南宋词人之矩度,故颇具清刚之气,自为词家一作手。”

王闿运对湘潭诗词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培养了多位本邑的著名诗人,他们是杨度、杨庄和杨钧兄妹,以及被称为“王门四匠”的僧人释敬安、铁匠张登寿、木匠齐白石和曾经在湘潭一带做锁匠的衡阳人曾昭吉,此后四人均有不凡的造诣。杨度在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感染下,即兴创作《湖南少年歌》,一时间广为传诵,尤其给湖南人以自豪和鼓舞。“若道中华国果亡,除是湖南人尽死!”通篇用歌行体,写得气势磅礴,如黄钟大吕,铁板铜琶,发皇振厉,豪气逼人,读者无不为之热血沸腾,斗志昂扬。此后,杨度还写了《黄河歌》和《扬子江歌》,在中学生中广为传唱。释敬安,号“八指头陀”。他游天童山,作《白梅诗》十首,见者无不赞叹,一时有“白梅和尚”之誉。敬安之诗,五律最胜。前期作品空灵隽逸,后期作品忧国忧民,遂成为中国近代一位著名的爱国诗僧。齐白石因家道贫寒,曾以雕花木匠为生,后以“画印书诗”四绝名世,自谓诗第一。龙龚对齐诗有一段精准的评价:“齐白石的诗的泉源是生活,是传统的继承与发扬。他的诗,没有无聊的吟风弄月,没有强作风雅的无病呻吟,心情的倾吐,大都与‘寻常百姓共之’,……表现在长歌短句中,景中有情,抒情中有寄托,正是在接受唐宋诸大家的传统上做自己的诗,不用典,不拘泥于格律,也不貎为奇古,是不能从那一家那一派来附会的。”

湘潭诗僧释惟虚善诗,工书画。性格轻傲,不喜结交俗人。诗风凝炼、用典考究。毛兰芳,别号韶山懒道人,笔名韶山主人。湘潭县韶山冲人,清咸丰间县丞。工诗词,以韶山八景诗词为佳。

晚清和民国时期,湘潭文人写竹枝词渐成风尚。竹枝词是一种记录市井俚俗、风土民情的七言绝句。湘潭诗人吴棠、刘光临、谭澍青、周翼嵩、何承珍和湘乡诗人黄家骥等均有竹枝词流传下来。这些作品对于城市变迁、商业和民俗研究提供了较为直白的文本,其中亦不乏精彩的文人力作。

 

湘潭女诗人群体

 

清朝乾、嘉以后,随着湘潭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官宦人家的女子多能获得较好的教育,从而促进了女性文学创作的发展。湘潭近代闺秀诗人呈现家族化、群体化的特点,其中主要有湘潭郭氏、周氏和湘乡曾氏等。

湘潭郭氏闺秀代表诗人主要有郭步韫、郭友兰、郭佩兰、王继藻、郭漱玉、郭润玉、郭秉慧等七人。郭步韫自幼熟读经史,号为女博士。善诗词,并以此教侄女郭友兰、郭佩兰及侄孙女等,人誉其为“郭氏闺秀诗学之权舆”。郭氏闺秀诗人中成就最高的要数漱玉和润玉姊妹。郭漱玉诗格工练,饶有唐人风韵,且擅长乐府体诗。郭润玉才思清婉,作品清丽精工,意境雅淡。

湘潭周氏闺秀代表诗人主要有王慈云、周诒端、周诒蘩、周翼杶、周翼枃、左孝瑸等。王慈云通经史,娴吟咏。为夫家湘潭县排头乡紫山村桂在堂周氏女诗人群的老师和领头人。慈云老人常以诗课诸孙及外孙,遂造就一闺秀诗人群。殁后左文襄搜其遗稿,序刊为《慈云阁诗钞》。其诗近体居多,淡雅清旷,古体则有古淡之色,颇有陶诗风韵。周诒端,左宗棠妻。其诗境旷远阔大。周诒蘩少与母学诗,深得古人法度。系周氏女诗人群体核心成员。所著《静一斋诗草》存诗380余首,是周氏闺秀中存诗最多、成就最高的。其诗较少闺秀气,题材内容较广。

湘乡曾氏闺秀代表诗人主要有曾纪矅、郭筠、刘鉴、华金苑、曾广姗等。刘鉴,曾国荃次媳,出身名门,娴于经、史,能文善诗,又工词赋,其存诗712首、存词108首、存赋12篇,为有清一代湖南女作家中创作最丰者。

湘潭闺秀为诗多主学唐宋,独有杨庄主学汉魏六朝。杨庄,杨度之妹。其诗学谢灵运,文仿范慰宗,梁启超称其为“一代才女”、“当代诗家”。湘潭女诗人中之巾帼英雄非秋瑾莫属,其诗风豪放激越,格调雄壮。

 

结语

湘潭诗词从唐朝发端,宋、元、明三朝为成长期,至清初、中期为兴盛期,清晚期和近代为鼎盛期。相继出现了诸如王以宁、冯子振、陈鹏年、张九钺、曾国藩、王闿运、释敬安、齐白石和杨度等各时期的代表性诗人;他们对诗词的贡献和影响不仅在湖南,在全国亦为当时的佼佼者。湘潭方上周氏和“陶园”张氏家族等数代诗人群体,形成了湘潭诗词生发、繁荣的沃土;而湘潭郭氏、周氏和湘乡曾氏闺秀诗人群体则在湖南近代诗歌史上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湘潭郭氏闺秀集》将数代七人一门闺秀的诗集合辑出版,即使在全国范围内,也并不多见。近代湘潭人曾影响了整个中国,湘潭的诗词亦不例外,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当代湘潭人理应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精髓,开创出新的辉煌,以使湘潭这座中华诗词之市名副其实。